2025年9月23日,初中数学组开展数学教研活动,数学学科教师齐聚一堂,围绕教学相关工作展开深入研讨。
(一)张琴老师常规课评课研讨
张琴老师的课堂以复习导入作为开端,通过回顾旧知识,自然地引出新课题,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。在教学核心环节,张琴老师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究、计算对比过程,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有理数的除法法则,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。随后的例题精讲与当堂练习环节,讲练结合,教学流程完整,逻辑清晰,教学思路科学合理。
评课环节中,老师们从多维度提出建议:
1. 教学节奏把控:需进一步优化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,避免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,确保课堂节奏紧凑有序。
2. 计算能力提升:强化学生计算训练,通过多样化练习形式,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度与准确性。
3. 易错点突破:精准把握计算题常见易错点,在教学中加强针对性指导,帮助学生减少错误。
4. 难点解析深化:针对化简中“去绝对值”符号变化规律这一教学难点,建议设计更多直观、易懂的教学案例,助力学生理解掌握 。
(二)近期教学工作部署
会议对近期教学工作进行详细安排:
1. 要求全体教师提前规划、精心设计国庆假期作业,作业内容要紧密围绕教学重点,兼具巩固性与拓展性,帮助学生在假期中有效复习与提升。
2. 提前启动假期返校后的月考复习筹备工作,制定系统、全面的复习计划,合理规划复习进度,确保复习工作高效有序开展。
(三)专题研讨:《如何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》
全体教师围绕该主题展开深入讨论,提出诸多可行性策略:
1. 课前预习习惯:布置明确预习任务,指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,培养学生自主预习意识与能力。
2. 课堂学习习惯:强调课堂专注度,引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,积极参与课堂互动,提升课堂学习效率。
3. 课后巩固习惯: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,鼓励建立错题本,定期进行错题整理与分析,深化知识理解。
4. 自主学习习惯:通过设置拓展性学习任务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培养学生主动探索、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。


